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痛中心于2017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在增城区政府和卫健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医院领导班子的全力支持下,依托我院为主体力量,超过14家增城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共计60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组建胸痛中心医联体,协调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心脏介入导管室、影像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合作成立核心技术部门,为增城地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早期的治疗能力,减少误诊漏诊,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达到改善临床预后的效果。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死亡原因。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超过1100万,呈快速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17年,我院胸痛中心建设初期困难重重,当时增城地区医疗保健及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工作匮乏,普通民众对急性胸痛疾病认识不足,对我院救治危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水平信任不够,导致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时任我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陈筱潮教授不畏艰难,带领胸痛中心全体医护人员攻克救治急性心梗关键技术,主导胸痛中心制度反复修订、实施和整改,带队下基层、入社区进行胸痛中心知识培训宣教,建立基层医院胸痛急救网上会诊平台,不断改善和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绿色通道流程,定期召开院内、区内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病例讨论会和联合例会,持续改进和总结经验,很快胸痛中心建设进入迅速发展期。
2018年12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
2019年11月,继续通过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
目前,我院胸痛中心是增城地区最早且唯一一家具备全天候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力的标准版国家级胸痛中心。因此,增城地区对急性致命性胸痛的救治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1、年接诊高危致命性胸痛病患超过600例,承担增城地区急性胸痛疾病救治的主要任务;
2、曾主导实施多项增城地区首例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填补增城地区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如:增城地区第一例冠脉介入诊疗手术、第一例急性心梗的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第一例危重休克STEMI患者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第一例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术、第一例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植入术和第一例药物球囊介入无植入技术等);
3、增城地区最早且唯一一家具备全天候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力的标准版国家级胸痛中心;
4、我院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的平均门-球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至开通心脏闭塞血管的时间)优化并缩短至65分钟(国际标准90分钟,中国1672家胸痛中心平均门-球时间是75分钟);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在12小时时间窗内获得急诊介入手术的比例上升至80%(中国1672家胸痛中心平均比例是83%);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由早期的12.5%大幅降低到4%(中国1672家胸痛中心平均死亡率是3.5%);
7、在2020年中国胸痛中心质量控制检查评比中质控分数在广州市排名第6、广东省排名25;急性胸痛数据上报数量全国排名39,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手术量截止2020年国内排名96,进入全国百强。
目前,我院胸痛中心承担所有涉及心血管高危胸痛疾病的救治任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心包炎、应激性心肌病、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主动脉壁间血肿、急性肺栓塞等高危胸痛的救治。
同时,我院胸痛中心常规开展的急救技术,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技术、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技术指导下的急诊冠脉介入无植入技术、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的多学科MDT救治心源性休克技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心衰超滤装置救治难治性重度心衰超滤技术、急性肺栓塞绿色通道溶栓技术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衰中心建设于2019年3月,2020年11月正式通过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认证,是我区唯一一家南方心衰中心联盟成员单位。
我院心衰中心依托胸痛中心的基础,建立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有紧密的上下联动工作,促进区域内分级诊疗实施,带动区域内各级医院加入心衰中心建设。目前,已与增城区中医院、中新医院、石滩医院、派潭医院、荔城医院等五家医院完成网络签约,与14家基层医院建立了成熟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了院内、增城北区、中心区、东南区四个微信群,共740位本地区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加入,可辐射整个增城区,指导诊治以及转诊大量胸痛、心力衰竭患者。
心衰中心已成立心血管慢病随访工作站,制定了专门的心衰诊治及随访管理流程,使患者在心衰门诊集中随访,得到同质化的随访管理,1年再住院率较前下降。
未来,我院心衰中心将逐步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心衰防诊治新模式,建立并完善心衰分级诊疗体系,强化增城区心衰转诊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培训与帮扶协作,推进我区心衰中心建设单位的发展协作,切实提升增城地区心衰的综合防控水平,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