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秋玲 通讯员李荣通)近日,广医四院新生儿科成功为一名出生仅22小时的气胸患儿施行胸腔穿刺排气并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据悉,该患儿是截至目前广医四院治疗年龄最小的气胸手术患者。
患儿为胎龄37周足月,出生体重3.1公斤,出生2小时后,患儿四肢及唇周发绀,口吐白色泡沫。广医四院新生儿科医生经会诊后发现,患儿呼吸增快,肺部有痰鸣音,四肢皮肤发绀,立即收治于新生儿科,经清理呼吸道及保暖治疗后,患儿症状有所好转。但20小时后,患儿病情突然发生变化,逐渐出现呼吸费力、呻吟、鼻翼扇动、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值班医生随即复查床边胸片及血气分析,影像科危急值报告显示:患儿左侧气胸,左肺压缩50%,血气分析氧饱和仅有63.7%,氧分压38mmHg。考虑患儿发生了自发性气胸且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
时间就是生命,儿科主任医师唐建平团队经商议后,立即组织胸外科专家进行会诊,成立紧急救治小组团队,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并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经患儿家属一致同意后,果断为其紧急施行胸腔穿刺排气以及胸腔闭式引流。
救治小组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成功完成穿刺排气,排出气体约45毫升,复查胸片提示气胸范围缩小,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随后,医护人员为患儿置入胸腔引流管,持续进行引流,患儿呼吸最终恢复稳定。
术后,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及精心护理。第十二天复查床边胸片,显示患儿气胸、炎症已吸收,肺部已复张,监测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康复出院。
据了解,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科急危重症之一,是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胸膜腔内气体异常聚集,多为肺部实质性疾病引起不均匀的肺泡通气所致,如RDS、羊水或胎粪吸入、感染等因素,约1%的新生儿为无症状的气胸,约15%的婴儿出生时有羊水胎粪污染,约15%-30%的气胸患儿需要正压通气,若不及时采取恰当措施,可引起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来源:增城日报2023年8月3日健康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