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科研教学>科教动态

科教动态

从筛查到管理,从理论到实践!广医四院这场呼吸培训让基层医生“底气”更足

来源:[]

近日,由广州市增城区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广州市增城区基层医疗机构呼吸慢病管理能力培训班在我院3号楼21楼会议室顺利开班。



开幕式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郭建军出席并致辞。他指出,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任务愈发繁重,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建设因此更为关键。随后,专家们共同为“增城区呼吸联盟”揭牌,这标志着区域呼吸专科联动发展迈入新阶段。



本次培训班特邀多位呼吸领域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赖宁主任医师以"肺功能检查及其在呼吸慢病诊治中的必要性"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虽然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但目前国内的检查率仍然偏低,赖宁建议,将肺功能检查像测量血压一样普及,使其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规检查项目,以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增城石滩医院叶志高主任作了题为"降低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策略思考——心肺风险与共病管理"的报告。他详细分析了慢阻肺急性加重与心肺风险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阐述了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等常见合并症会显著增加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临床医生需要重视高心肺风险患者的评估和管理,通过综合管理策略降低急性加重的发生,从而减少共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建国教授就"优化慢阻肺病诊断路径"作了专题报告。他表示,我国目前近1亿慢阻肺患者中约70%存在诊断不足的现状,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他详细讲解了简化诊断策略,包括COPD-SQ等筛查问卷和便携式肺功能仪的具体应用方法,为提升基层慢阻肺诊断能力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南部战区总医院李永强主任介绍了早期筛查诊断的具体实施方法,分享了肺功能检查、胸部CT等检查工具在基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提高筛查效率的经验。


增城正果卫生院方城主任则从基层医疗机构的角度,阐述了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规范化的随访管理,构建完整的慢阻肺防治网络。


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谭磊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培训紧密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分享,期待参训医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诊疗工作中,切实提高基层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最后,授课专家为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标志着本次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有力提升了区域呼吸疾病防治水平。通过系统培训,基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了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技术,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呼吸疾病防治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此次培训推动建立起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长效联动机制,不仅能切实惠及区域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效降低急性发作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更对深化分级诊疗、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钟伯年 梁嘉明)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