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媒体聚焦

不开刀取出胆总管结石

本报讯(记者何秋玲 通讯员温昊鹏)日前,一名患有胆囊结石多年的患者王伯(化名)因发现其皮肤、眼睛日渐发黄,连尿液也比平常更黄,于是前来广医四院肝胆外科就诊。经过进一步检查后,王伯被确诊患有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

  鉴于王伯既往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开刀手术风险高,为此,广医四院肝胆外科医疗团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为其制定了ERCP微创取石并引流的治疗方案。专家团队与王伯及家属积极耐心沟通后,决定为王伯施行ERCP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王伯术后当天便能下床活动,三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胆总管结石(choledocholithiasis)是造成急性胆管炎的常见原因,典型症状是上腹部绞痛、黄疸和寒战高热。90%以上的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后均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可能发射至肩背部,常伴有胃口不好、恶心、呕吐、冷汗或面色苍白等;受阻塞的胆管因并发细菌感染会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老年患者体温可不升高;结石堵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会出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严重者出现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胆总管结石危害极大,一旦嵌顿将会引起急性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严重者乃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有胆总管结石,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临床处理,目前国内常用处理方案有ERCP、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ERCP技术全称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引入中国已有40多年,技术已相当成熟,是目前国内处理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ERCP的操作原理是从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入至十二指肠降部,通过内窥镜活检孔道将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造影剂使胆道或胰管在X线下显影。确定结石位置、大小及数量后,选择取石网篮或取石导管进行碎石取石操作,并留置支架或鼻胆管引流淤积胆汁。ERCP微创技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其优势在于不需要开刀,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

  广医四院肝胆外科医生提醒,罹患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通常也会查出有胆囊结石的存在,它们是可以互相关联,并且胆囊结石可能增加患胆总管结石的风险。由于胆囊中的结石可以从胆囊移动到胆总管内,可能会阻塞胆总管,从而影响胆汁的正常流动,导致黄疸、上腹部疼痛和其他相关症状。如果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为避免结石反复从胆囊移动到胆总管内,建议将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一起处理,或分步处理。目前该院肝胆外科在微创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应用微创技术在诊治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道狭窄、胰腺炎、胰管狭窄梗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链接:

  什么是黄疸?

  皮肤、眼睛和黏膜呈现黄色在医学上称为黄疸(jaundice),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黄疸可分为以下几类:1.溶血性黄疸:通常是因为遗传性贫血疾病或药物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非结合性胆红素生成过多。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损或功能障碍导致。常见的原因是肝炎,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3.阻塞性黄疸: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常见的原因是胆石、胆管结石或胆管肿瘤(也就是王伯所患的类型,通常需要外科治疗)。4.体质性黄疸:胆红素代谢或转运系统的先天性缺陷引起,常见于Gilbert综合征和DUbin-Jonson综合征等。


(来源:增城日报2023年10月26日健康专版)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