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专科专家>专科介绍>内科

专科介绍

科室情况介绍

科室概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于1989年独立设科,2009年成为医院重点科室,2013年入选首批增城区重点专科。心内科现有医务人员56人,其中医生17人,包括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1人,医师2人 ;护理队伍共32人,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19人,护士及其他8人。医生中,有博士1人,硕士7人和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心内科目前开放床位75张,包括现代化的冠心病监护室1个、病区1个及心导管室、心电生理室及心功能室。年专科门诊接诊3.6万余人次及年出院3000余人次。


先进设备:

科室配有心彩超机(3台),12导联动态心电图机(30台),动态血压监测机(7台),平板运动装置1台,临时心脏起搏器3台,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多台),中央监护。心导管室装有西门子大型数字减影X线机(1000MA) 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心导管室还配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临时起搏器、自动除颤监护仪、多导生理记录仪、PHILLIP 超声诊断系统、Boston Scientific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Boston Scientific旋磨介入治疗仪。


专科优势及特色:

本学科积极开展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2014年,成立了增城首个心导管室和胸痛救治中心,开展了大量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术、心衰心脏同步化起搏、左心耳封堵、房颤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且开展东部地区首例心衰超滤,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和心力衰竭救治方面己达省内先进水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9年通过国家级标准(PCI版)胸痛中心认证,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达国内先进水平。开展冠脉血管内超声指导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旋磨技术,保证了较高的冠脉介入治疗质量。2020年通过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认证,2021年启动房颤中心与高血压达标中心,使心衰患者年再住院率降至1%以下和心血管慢病年再住院率降至0.6%以下。


新技术新项目:

心内科不仅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介入心脏病学、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救治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心内科参与胸痛中心建设,全天候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形成了鲜明特色,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数量及成功率居省内前列。心内科拥有独立的心导管室,真正为心血管急危重症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科室拥有成熟的心脏电生理技术队伍,开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具有较高治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左心耳封堵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成为专科的另一亮点。


科研教学:

心内科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结合,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并以心血管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心内科近5年完成广东省科技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目前正承担广东省基金课题1项,近5年发表论文10余篇。


心内科重视临床教学工作,每年举办“冠心病最新进展学习班”2次,广州市心血管学习班2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血管专科人才。心内科重视学术交流,定期派员到国内知名心血管中心参加短期培训与学术交流。

科室联系电话:020-82744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