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专科专家>专科介绍>内科

专科介绍

科室情况介绍

科室概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于2001年创建了增城地区第一个综合性危重症加强病房(综合ICU),2009年更名为重症医学科,2010年被确定为院内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是我院各专科重症患者临床救治的强大后盾,为全区、乃至全市、全省的重症患者提供一定的救治保障,多次参与全区公共卫生应急和重大事故灾害事件的医疗救援,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与救治工作。

重症医学科现设置重症病区床位15张,轻症病区床位7张,年均救治重症患者500余人次。 学科拥有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一批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专业医护队伍。现有专科医师8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1人、高年资主治医师3人、新晋升主治医师4人。具有硕士学历3人。拥有专业的重症护理团队,其中主管护师6人、各级护理人员40余人。

我科曾多次获得增城区及广州市“优秀护理集体”荣誉称号,被评为广州市青年文明号等。


先进设备:

重症医学科备有先进的抢救仪器和设备,包括:中心供氧系统;高压空气和中心负压吸引系统;飞利浦及迈瑞中央监护系统;费雪派克经鼻高流量氧疗仪、美国灵智、AVEA、VELA、PB840,德国迈克维、德尔格等高端呼吸支持设备20台,可对成人不同年龄段的危重病人进行呼吸支持,提供呼吸参数的实时监测;德国贝朗、费森尤斯,瑞士金宝,意大利美敦力等品牌的各类高档多功能血液净化设备(CRRT机)5台,可以在床旁为急慢性肾衰竭、严重感染、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衰竭、中毒、热射病、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等多种病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血液净化治疗,可以尽快清除内毒素及炎症因子,为危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还有除颤仪、心电图机、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震动排痰仪、电子升降温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营养泵、床单消毒仪等。


专科优势及特色:

我科服务于全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目前可以开展的先进医疗技术有:1.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为危重症病人建立生命通道、提供精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2.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技术,辅助患者建立和管理人工气道,为重症肺部疾病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活检及刷检;3.呼吸支持技术,包括肺复张、俯卧位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等,为肺部重症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呼吸治疗;4.血液净化技术,包括持续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浆吸附等;5.营养支持技术,为各类危重症患者提供精细化的营养治疗方案;6.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IS);7.经皮微创气管切开;8.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监测(PICCO);9.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装置使用;10.体外膜肺(ECMO)置管等。

我科能收治的危重症疾病包括:各种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感染、创伤及创伤性湿肺、脓毒血症、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大出血、肠道功能障碍、急慢性肾衰竭、药物中毒、重症营养不良、酸碱平衡紊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肺脑复苏后、大型手术后监护等。我科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化诊治,立足本职工作,紧跟世界重症医学迅猛发展步伐,抢救水平不断提高,其中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多发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


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近年获得广东省科技厅项目1项,广州市市局级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科室非常重视与省内各大高水平医院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保持良好的医疗合作和学术交流。


管理与服务:

I-爱:爱心关怀,C-细:细致医疗、细心护理,U-优:优化管理、优育人才、优化服务是我们服务的承诺。具体的优质服务措施有:
1.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行人性化服务,把人文关怀落实到医疗护理服务全过程;
2.重视细节管理,保障安全优质服务;
3.创新实践,注重人才培养;
4.强化三基三严训练,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5.建立医疗服务持续改善运行机制;6.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的便民利民义诊活动。打造增城区危重症产妇救治中心和广州东部地区急危重症疾病救治中心。打造一个服务质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人才队伍一流,工作业绩一流的重症医疗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优质的服务。


科室联系电话:020-6228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