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普外一区 梁永艺
4月26日,我院普外科会同多个学科上演生死营救22小时,成功抢救一例生命垂危的车祸伤者,目前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当天中午,我院急诊科接到一名严重车祸患者,经普外科梁永艺医师会诊发现,该患者神志模糊,心率达120次/分钟,血压无法测出,身湿冷,面色及口唇苍白,CT结果显示腹腔内大出血,处于急性失血性休克状态,生命垂危,随时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死亡的可能性,需立即手术抢救。
然而患者家属需要2小时才能赶到医院,且患者为湖北来粤人员,尚未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排查,若要等待家属到来或做新冠肺炎病毒排查,将会耽误宝贵的救治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普外科梁永艺医师立即请示相关科室开通手术绿色通道抢救生命,同时通知参加抢救医护人员做好新冠肺炎二级防护措施。
十分钟后,病人已送进手术室。我院副院长兼普外科主任黄延年、普外科副主任汤月良、麻醉科及普外科相关医护人员闻讯迅速手术室主持抢救。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护人员立即为其建立多个静脉通道,扩容、抗休克、维持血压,备血、使用SORIN XTRA自体血液回收分离机、气管插管等处理,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麻醉完成,医护人员利用SORIN XTRA自体血液回收分离机从患者腹腔吸出3000ml新鲜积血,但仍有大量新鲜血液从门静脉附近不断喷涌而出,黄延年当机立断,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同时予多通道加快输血速度。
在此之间,医护人员探查发现患者的胰腺包膜撕裂,胃小弯侧系膜撕裂、胃短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门脉系统血管多处撕裂出血,于是予一边缓慢移除压迫的纱布一边缝扎、修补破损血管止血,;再次探查发现腹膜后巨大血肿形成活动性渗血,考虑到患者失血量大,术中血压低,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出现心跳骤停等情况,黄延年再三权衡利弊后决定利用长纱条填塞后腹膜压迫止血,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二期手术治疗。术后转重症医学科继续抢救治疗。
患者经重症医学科输血近7000ml、冷沉淀40U,持续使用大剂量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等治疗后,血压开始回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经过22小时的不间断抢救,患者神志开始清醒,生命体征逐步稳定,这让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为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我院在术后邀请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涛教授会诊,予再次手术治疗,术中轻轻抽出后腹膜压迫的纱条,发现创面基本无出血。术后,陈涛教授向我院医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认为我院在患者入院后手术抢救及时,处置得当,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在这场生命的赛跑中,依靠的不仅是医生们的精湛技术,更是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医护人员怀着对生命最强烈的敬畏和尊重,齐心协力将生命的热度传递,把救死扶伤的职责履行到极致。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我院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积极响应复工复产复学的号召,没有因为病人是湖北人而延误治疗。此举,展现出我院作为增城区龙头医院应有的责任担当和综合实力,亦是对我院宗旨——“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