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感染科 黄汐、党宣办 欧永权 摄/感染科 姚叶萍
“妈妈加油,妈妈我爱你!”手机里传出了大宝小宝的声音,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姚叶萍不觉有点泪目,已哽咽得说不出话。她已经整整10天没有回家了,每天晚上自己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和家人孩子说说话,而这,则是她每天最快乐的时光。
正当万家团圆时,一场形势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我国骤然打响。按照医院部署,我院数以百计的医护人员冲在抗疫一线。这些医护人员,承担着被感染的风险,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还要细心照顾患者,耐心与患者沟通。处于防控疫情前线的他们,劳动强度高,心理压力大,不时还会在工作中遭受白眼。
姚叶萍,便是其中一个。
姚叶萍是我院感染科医疗组组长,原本是要趁着假期带着9岁的大宝和3岁的小宝去海边游玩。但除夕当天上午,她却出现在医院冲向抗击疫情第一线!
身旁的人都劝他“孩子还小,在家待命吧,我们忙不过来再给你电话就好了”。她回答,“这次疫情,极其需要有传染病治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
最令姚叶萍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个年幼的孩子。
“妈妈要去天上摘星星,你在家里乖乖的,等妈妈回来以后咱们一起看星星。” 已很久没有哄大宝小宝入梦了,她向两个孩子撒了个摘星星的善意谎言,从大年初一便住进了以前的老房子,连续多日未曾回家……

“姑娘,我看不清你的样子,但我还是要感谢你。”一位疑似病人对正在为其做全身检查的姚叶萍如是说。
看不清你的样子,不知道你是谁,但却知道你为了谁。
感染科作为收治疑似病人的科室,姚叶萍每天都要穿二级防护服。随着疫情的进展,病区收治的疑似病人越来越多,防护服、隔离衣等防护物资消耗巨大,尽管感染科的防护用品供应充足,但作为一位有使命感的中共党员,姚叶萍目睹武汉物资短缺,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她上班常常是一穿起防护服就是长达10小时,期间靠着坚强的意志,忍着不上洗手间、不喝水,硬是接二连三地新收了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在隔离区病房巡视了一圈又一圈,汗水早已渗透了毫不透气的防护服。

由于护目镜极易起雾,又无法抹去,因此每次为病人做抽血、输液、穿刺之类的精细工作的时候,她都会屏住呼吸,依靠精湛的技术快速完成。但好几次因为屏气时间过长,导致头晕目眩,整个人软软地靠着墙角大口喘气,防护服里气流并不通畅,即使大口喘气,仍然不能满足呼吸的需求,感觉整个肺都要炸开一样。
“是很辛苦,但又怎么样,我们不会退缩。也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我们只是一名党员,仅此而已!”
一枚党徽,就是一份责任,急难险重更显党性本色。姚叶萍只是我院冲锋在前的众多党员之一。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疫情,我院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年逾八旬的离退休老干部,还是术后不久的患病同志,都纷纷主动请战,冲锋在前,把一面面党旗插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第一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以赴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