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奇迹的诞生!乙肝转阴不再是梦

文/摄 感染科 吴启文


   

      10月9日上午,58岁的乙肝老病号方伯拿着检查报告从我院感染科主任吴启文的肝病门诊出来,步履轻快,喜形于色,报告单上隐约显示几个字“表面抗原转阴”。
    原来,经过5年多的规范化治疗,方伯实现了每一个乙肝患者都梦寐以求的最终理想:乙肝转阴。

 
\"\"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度超过12%,虽然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推广,新发感染率已经明显下降,但由于存在庞大的存量感染者,乙肝仍然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
    乙肝的治疗有铜牌、银牌、金牌一说。铜牌是血清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这是乙肝治疗的基本要求,大部分人通过坚持使用一线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以达到;银牌是在铜牌基础上合并e抗原血清学转换,也就是所谓的“大三阳”转“小三阳”,这代表着免疫控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进一步降低;金牌则是乙肝感染的标志表面抗原转阴,伴或不伴表面抗体转阳,这是最接近乙肝彻底治愈的状态,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接近正常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转阴”。但要摘取金牌并不容易,过去达成金牌的乙肝患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随着医学的发展,TAF等新型一线核苷类似物的出现,以及对长效干扰素等老药免疫调节功能的重新认识,通过对病人的优化选择,乙肝转阴的成功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据了解,近年来在我院肝病门诊通过优化联合抗病毒方案最终实现了乙肝转阴的病人累积达到23个之多。
    方伯正是这第23位幸运儿,今天他被告知可以停药,并像正常人那样按照0、1、6的时间节点注射乙肝疫苗。科学规范化的治疗,以及良好的病人依从性,是获得乙肝转阴的保证。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