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

吃个烧饼就住院?手里的烧饼突然不香了

文/摄 消化内科 沈灏

 

      近日,一名青年男性患者因进食烧饼后突发呕吐鲜血到我院急诊就医。会诊时,消化内科医师发现患者的口腔中吐出如管状的黏膜样物,并伴有咽喉部疼痛,经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的病因是“食管中上段黏膜剥脱”。
    住院期间,消化内科医师给予患者禁食、抗炎、抑酸、修复食管黏膜膜、营养支持等治疗手段后,现患者已无活动性出血表现,可流质饮食,身体恢复情况良好。
    吃个烧饼还能吃出个病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狼吞虎咽确实可以省下很多吃东西的时间,但是消化道是否能接受?也许,这会因人而异!进食仓促或干硬食物可以导致食管表层黏膜充血水肿,甚至血肿,时有出现食管粘膜严重损伤,粘膜部分或全部分离形成管型脱落,可随呕吐动作吐出口腔外,医学上称之为 “食管黏膜剥脱”,不过此类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主要表现为咽喉部不适、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呕出管状或片状食管粘膜等症状。

\"\"

    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消化道的食管来说尤其如此。食管内壁作为人体内一层“娇嫩”的黏膜组织,吃得太快、太硬或太烫会引起食管损伤,严重时会引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甚至食管穿孔。
    如怀疑患有食管黏膜剥脱时,可通过胃镜检查、食管钡餐检查或CT检查等方式来诊断。其中,胃镜检查是最为重要的方法。因为胃镜检查最直观发现食管粘膜剥脱,同时可以进行内镜止血治疗的方法。因此,食管粘膜剥脱可防可治,但是不能延迟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避免因进食导致的一系列麻烦。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